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57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肽A(UGT1A)基因多态性与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研究对象为233名健康志愿者和196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肿瘤患者.健康志愿者中男性169名,女性64名;平均年龄(25±5)岁.肿瘤患者中肠癌92例,宫颈癌4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59例;男性54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61±19)岁.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2组受试者进行UGT1A1*6、UGT1A1* 28、UGT1A3*1、UGT1A3*2、UGT1A3*3、UGT1A3*4和UGT1A9* 22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2组受试者UGT1A基因型突变频率,比较不同UGT1A基因型患者迟发性腹泻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以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表示. 结果 肿瘤患者UGT1A3*2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50.3%比68.5%,P=0.014),而UGT1A3*3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6.0%比6.2%,P=0.001).196例肿瘤患者Ⅱ~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8.5%(95例),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2%(22例);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9.0%(96例).UGT1A1*28位点野生型纯合子(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和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突变型杂合子(WM)+

作者:宋丽雪;王金萍;高昕;许卫东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年 1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57
作者:
宋丽雪;王金萍;高昕;许卫东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年 15卷 3期
标签:
UGT1A 基因突变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白细胞和(或)粒细胞减少 UGT1A Gene mutation Irinotecan Delayed diarrhea Neutropenia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肽A(UGT1A)基因多态性与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研究对象为233名健康志愿者和196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肿瘤患者.健康志愿者中男性169名,女性64名;平均年龄(25±5)岁.肿瘤患者中肠癌92例,宫颈癌4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59例;男性54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61±19)岁.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2组受试者进行UGT1A1*6、UGT1A1* 28、UGT1A3*1、UGT1A3*2、UGT1A3*3、UGT1A3*4和UGT1A9* 22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2组受试者UGT1A基因型突变频率,比较不同UGT1A基因型患者迟发性腹泻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以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表示. 结果 肿瘤患者UGT1A3*2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50.3%比68.5%,P=0.014),而UGT1A3*3基因型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6.0%比6.2%,P=0.001).196例肿瘤患者Ⅱ~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8.5%(95例),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2%(22例);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9.0%(96例).UGT1A1*28位点野生型纯合子(WW)基因型携带者Ⅱ~Ⅳ度和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突变型杂合子(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