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8 | 下载34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耳后扩张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合理应用.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4日至7月1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耳后扩张器植入术的连续病例63例.2月4日至6月9日住院的手术患者术前30 min至术后第2天连续3d应用头孢美唑钠1~2 g、2次/d静脉滴注(用药3d组);6月13日至7月10日住院的手术患者仅术前30 min一次性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75~1.50 g,30 min内滴完(单次用药组).用药3d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6~38岁,平均(11.5±6.5)岁,其中<14岁26例,14~17岁3例,≥18岁3例.单次用药组31例,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6 ~32岁,平均(12.3±6.3)岁,其中<14岁22例,14~17岁5例,≥18岁4例.2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所有患者均植入50 ml肾形扩张器.术后均放置负压引流管,至引流液变为淡黄色血清样液体且<5 ml/d后拔除.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用药3d组患者术后4~5d拔除引流管,平均4.4d;单次用药组患者术后3.5~4.5 d拔除引流管,平均4.2d,2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用药3d组和单次用药组各有1例患儿拆除包扎敷料后耳后皮肤出现湿疹或疱疹样改变,单次用药组1例患儿术后出现颈胸部皮疹,经对症治

作者:祝小莉;王珍;王璞;陈晓巍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年 1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8 | 下载:34
作者:
祝小莉;王珍;王璞;陈晓巍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年 15卷 4期
标签:
围手术期 抗生素预防 耳后扩张器植入术 Perioperative period Antibiotic prophylaxis Retroauricular expander implantation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耳后扩张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合理应用.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4日至7月1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耳后扩张器植入术的连续病例63例.2月4日至6月9日住院的手术患者术前30 min至术后第2天连续3d应用头孢美唑钠1~2 g、2次/d静脉滴注(用药3d组);6月13日至7月10日住院的手术患者仅术前30 min一次性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75~1.50 g,30 min内滴完(单次用药组).用药3d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6~38岁,平均(11.5±6.5)岁,其中<14岁26例,14~17岁3例,≥18岁3例.单次用药组31例,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6 ~32岁,平均(12.3±6.3)岁,其中<14岁22例,14~17岁5例,≥18岁4例.2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所有患者均植入50 ml肾形扩张器.术后均放置负压引流管,至引流液变为淡黄色血清样液体且<5 ml/d后拔除.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用药3d组患者术后4~5d拔除引流管,平均4.4d;单次用药组患者术后3.5~4.5 d拔除引流管,平均4.2d,2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用药3d组和单次用药组各有1例患儿拆除包扎敷料后耳后皮肤出现湿疹或疱疹样改变,单次用药组1例患儿术后出现颈胸部皮疹,经对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