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9 | 下载60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116例(124眼),根据眼压控制和前房角粘连情况分为两组,A组:单用缩瞳剂使眼压控制在≤30 mmHg(1 mmHg=0.133 kPa),前房角粘连≤180°者70例(7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B组:眼压>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46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结果 A、B两组术后平均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A组:Z=-6.584,P<0.01,B组:Z=-4.516,P<0.01).术后平均眼压显著下降(A组:=4.504,P<0.01,B组t=10.802,P<0.01).术后平均前房深度显著增加(A组:t=-16.3693,P<0.01,B组:t=-14.2475,P<0.0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单用缩瞳剂眼压控制在≤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是安全有效的;眼压>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联合小梁切除术则较好.

作者:岳晓红;董敬民

来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年 3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9 | 下载:60
作者:
岳晓红;董敬民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年 36卷 8期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前房角分离 小梁切除术 Glaucoma,angle-closure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Goniosynechialysis Trabeculectomy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116例(124眼),根据眼压控制和前房角粘连情况分为两组,A组:单用缩瞳剂使眼压控制在≤30 mmHg(1 mmHg=0.133 kPa),前房角粘连≤180°者70例(7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B组:眼压>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46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结果 A、B两组术后平均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A组:Z=-6.584,P<0.01,B组:Z=-4.516,P<0.01).术后平均眼压显著下降(A组:=4.504,P<0.01,B组t=10.802,P<0.01).术后平均前房深度显著增加(A组:t=-16.3693,P<0.01,B组:t=-14.2475,P<0.0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单用缩瞳剂眼压控制在≤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是安全有效的;眼压>30 mmHg,前房角粘连>180°者联合小梁切除术则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