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60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皮质浑浊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调亡的影响.方法 将牛眼晶状体取出,分为前囊组、后囊组、赤道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晶状体.用1 ml注射器针头将晶状体前囊垂直划破3个2 mm长切口,并搅动刺破处囊下皮质,制成外伤性白内障模型.然后在杜尔贝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中分别培养12h、1、3、6、9和12 d时观察晶状体变化.取晶状体前囊和赤道囊铺片,进行Giemsa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计算LECs凋亡率.结果 牛眼晶状体在损伤后12 h晶状体皮质出现局限性雾状浑浊;6 d时成为完全性浑浊.Giemsa为染色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前囊下LECs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增宽,边界不清,核固缩逐渐增多.TUNEL染色发现随着皮质浑浊程度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细胞调亡率逐渐增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牛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浑浊可诱导LECs的凋亡,细胞凋亡率与皮质浑浊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秋明;周欣欣;董洪涛;陈霞

来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 年 3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60
作者:
李秋明;周欣欣;董洪涛;陈霞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 年 37卷 4期
标签:
白内障,外伤性 皮质,晶状体 浑浊 细胞调亡,晶状体上皮 Apoptosis,epithelial cells,lens Cataract,traumatic Cortex,lens Opacity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皮质浑浊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调亡的影响.方法 将牛眼晶状体取出,分为前囊组、后囊组、赤道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晶状体.用1 ml注射器针头将晶状体前囊垂直划破3个2 mm长切口,并搅动刺破处囊下皮质,制成外伤性白内障模型.然后在杜尔贝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中分别培养12h、1、3、6、9和12 d时观察晶状体变化.取晶状体前囊和赤道囊铺片,进行Giemsa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计算LECs凋亡率.结果 牛眼晶状体在损伤后12 h晶状体皮质出现局限性雾状浑浊;6 d时成为完全性浑浊.Giemsa为染色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前囊下LECs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增宽,边界不清,核固缩逐渐增多.TUNEL染色发现随着皮质浑浊程度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细胞调亡率逐渐增加.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牛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浑浊可诱导LECs的凋亡,细胞凋亡率与皮质浑浊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