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93

目的 分析不同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100例(111眼),根据治疗前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情况分为4组:A组:眼压18 ~21 mmHg(1 mmHg =0.133 kPa)者19例(20眼);B组:22 ~ 30mmHg者28例(30眼);C组:31~ 40mmHg者28例(31眼);D组:≥41 mmHg者25例(30眼).A组和B组患者接受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C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再行PRP治疗,D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PRP.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眼压、角膜水肿程度、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新生血管A组17眼消退,B组24消退,C组26眼消退,D组22眼消退,A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治疗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2,0.101,0.591),其余各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眼压段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有效.

作者:魏鹏程;高永峰;董仰曾;李士清;雷祥

来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 年 39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93
作者:
魏鹏程;高永峰;董仰曾;李士清;雷祥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 年 39卷 6期
标签: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眼压 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术,广泛 Glaucoma,neovascular Intraocular pressure Ranibizumab Trabeculectomy Photocoagulation,panretinal
目的 分析不同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100例(111眼),根据治疗前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情况分为4组:A组:眼压18 ~21 mmHg(1 mmHg =0.133 kPa)者19例(20眼);B组:22 ~ 30mmHg者28例(30眼);C组:31~ 40mmHg者28例(31眼);D组:≥41 mmHg者25例(30眼).A组和B组患者接受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C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再行PRP治疗,D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PRP.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眼压、角膜水肿程度、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新生血管A组17眼消退,B组24消退,C组26眼消退,D组22眼消退,A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治疗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2,0.101,0.591),其余各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眼压段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