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探讨剖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病灶(WOP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WO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3例患者采用传统剖腹清创灌洗术(清创组),2012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1例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入路低位置管引流术(引流组),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清创组43例(51.8%)发生术后腹腔再感染,引流组仅13例(18.3%);清创组18例(21.7%)发生手术相关消化道瘘,引流组仅4例(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01;χ2=11.35,P=0.002).清创组死亡15例(18.1%),引流组仅2例(2.8%),引流组术后病死率显著低于清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03).清创组术后直接治愈62例(74.7%),引流组为55例(7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清创组3例(3.6%)带管后期以小肠瘘的转归方式治愈,而引流组有12例(16.9%),引流组显著高于清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9,P=0.014).结论 与剖腹清创灌洗术比较,剖腹引流术治疗WOPN术后腹腔感染率、消化道瘘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下降,是治疗WOPN的好方法.

作者:耿诚;冉东辉;娄子彦;杜露;晏冬;王喜艳;徐新建

来源: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 年 1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耿诚;冉东辉;娄子彦;杜露;晏冬;王喜艳;徐新建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 年 19卷 4期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包裹性坏死病灶 感染 引流术 清创术 Pancreatitis,acute necrotizing Walled-off pancreatic necrosis Infection Drainage Debridement
目的 探讨剖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病灶(WOP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WO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3例患者采用传统剖腹清创灌洗术(清创组),2012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1例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入路低位置管引流术(引流组),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清创组43例(51.8%)发生术后腹腔再感染,引流组仅13例(18.3%);清创组18例(21.7%)发生手术相关消化道瘘,引流组仅4例(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01;χ2=11.35,P=0.002).清创组死亡15例(18.1%),引流组仅2例(2.8%),引流组术后病死率显著低于清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03).清创组术后直接治愈62例(74.7%),引流组为55例(7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清创组3例(3.6%)带管后期以小肠瘘的转归方式治愈,而引流组有12例(16.9%),引流组显著高于清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9,P=0.014).结论 与剖腹清创灌洗术比较,剖腹引流术治疗WOPN术后腹腔感染率、消化道瘘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下降,是治疗WOPN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