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4

目的:通过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禁水13 h尿渗透浓度,评估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2型DM患者77例,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泌量将其分为DMⅠ组(尿清蛋白<30 mg)、DMⅡ组(尿清蛋白30~300 mg)和DMⅢ组(尿清蛋白>300 mg),观察各组之间尿NAG、RBP和尿渗透浓度变化的差异以及DM的病程、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NAG、RBP增高,尿渗透浓度减低;随尿清蛋白排泌量的增加,尿NAG、RBP明显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尿清蛋白排泌量呈密切的平行关系;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者尿NAG、RB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病情控制较好者(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DN)较普遍地存在肾小管间质受损.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加强DN标记物的检测,对DN早期诊断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燕;王晓;赵明;陆邦超;顾萍;卢斌;李洁;王杨天;邵加庆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 年 1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4
作者:
王燕燕;王晓;赵明;陆邦超;顾萍;卢斌;李洁;王杨天;邵加庆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 年 18卷 5期
标签: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2型糖尿病
目的:通过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禁水13 h尿渗透浓度,评估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2型DM患者77例,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泌量将其分为DMⅠ组(尿清蛋白<30 mg)、DMⅡ组(尿清蛋白30~300 mg)和DMⅢ组(尿清蛋白>300 mg),观察各组之间尿NAG、RBP和尿渗透浓度变化的差异以及DM的病程、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NAG、RBP增高,尿渗透浓度减低;随尿清蛋白排泌量的增加,尿NAG、RBP明显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尿清蛋白排泌量呈密切的平行关系;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者尿NAG、RB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病情控制较好者(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DN)较普遍地存在肾小管间质受损.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加强DN标记物的检测,对DN早期诊断和干预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