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115

目的:分析Ⅰ型糖原贮积症(GSD-Ⅰ)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方法:2000年该院收治1例GSD-Ⅰ肾损害患者,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随防,并结合收集的10例GSD-Ⅰ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①一般情况:11例患者平均年龄(20.4±7.17)岁,男∶女=7:4.大多数儿童及青年患者智力正常(9/9例)、身材矮小(男<163 cm,女<140 cm,10/10例)、消瘦[体质指数(BMI)<18.0 kg/m2,7/10例].8例患者有家族史.②肾损害:表现多种多样,蛋白尿(3/6例),镜下血尿(1/5例)和高血压(1/5例).高尿酸血症多见(7/7例),可有代谢性酸中毒(2/2例)及肾结石和(或)肾钙质沉着(3/4例),绝大多数患者肾肿大.③肾外表现:肝肿大(10/11例)、脾肿大(7/9例)、高脂血症,以三酰甘油升高(7/8例)为主,可合并高乳酸血症(4/4例),出血倾向也较常见(5/5例),约半数患者出现贫血(5/10例).低血糖发作(3例低血糖发作+1例饥饿感/7例),空腹血糖低于正常(7/10例)或在正常低界(2/10例). 结论:GSD-Ⅰ肾损害比较罕见,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以及肾外临床表现在不同的患者间存在着差异.

作者:王金泉;刘志红;王文荣;黎磊石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 年 18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115
作者:
王金泉;刘志红;王文荣;黎磊石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 年 18卷 7期
标签:
Ⅰ型糖原贮积症 肾损害 代谢异常
目的:分析Ⅰ型糖原贮积症(GSD-Ⅰ)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方法:2000年该院收治1例GSD-Ⅰ肾损害患者,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随防,并结合收集的10例GSD-Ⅰ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①一般情况:11例患者平均年龄(20.4±7.17)岁,男∶女=7:4.大多数儿童及青年患者智力正常(9/9例)、身材矮小(男<163 cm,女<140 cm,10/10例)、消瘦[体质指数(BMI)<18.0 kg/m2,7/10例].8例患者有家族史.②肾损害:表现多种多样,蛋白尿(3/6例),镜下血尿(1/5例)和高血压(1/5例).高尿酸血症多见(7/7例),可有代谢性酸中毒(2/2例)及肾结石和(或)肾钙质沉着(3/4例),绝大多数患者肾肿大.③肾外表现:肝肿大(10/11例)、脾肿大(7/9例)、高脂血症,以三酰甘油升高(7/8例)为主,可合并高乳酸血症(4/4例),出血倾向也较常见(5/5例),约半数患者出现贫血(5/10例).低血糖发作(3例低血糖发作+1例饥饿感/7例),空腹血糖低于正常(7/10例)或在正常低界(2/10例). 结论:GSD-Ⅰ肾损害比较罕见,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以及肾外临床表现在不同的患者间存在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