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49

目的 血管内介入栓塞目前已成为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式.文中旨在研究双血管融合技术对复杂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复杂前交通动脉瘤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双血管融合与DSA造影、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结果的差异,观察动脉瘤是否符合真实体积大小、双侧A1与前交通动脉的准确汇合点、前交通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等. 结果 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动脉瘤符合真实体积31例,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识别真实体积28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双侧A1与前交通动脉的准确汇合点31例,DSA造影鉴别9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31例,DSA造影鉴别26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31例,DSA造影鉴别24例.通过双血管融合技术获得的最佳DSA机器投射角度4例优于三维重建技术. 结论 双血管融合技术有助于术者全面了解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和动脉瘤的解剖关系,对于复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制定、栓塞工作角度的选择和栓塞术中的实时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文立利;张鑫;张庆荣;吴琪;陈姝娟;邓金龙;吕盛银;邵将;王汉东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 年 3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49
作者:
文立利;张鑫;张庆荣;吴琪;陈姝娟;邓金龙;吕盛银;邵将;王汉东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 年 31卷 4期
标签:
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 双血管融合 栓塞 颈内动脉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double vessel fusion embolizatio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目的 血管内介入栓塞目前已成为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式.文中旨在研究双血管融合技术对复杂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复杂前交通动脉瘤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双血管融合与DSA造影、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结果的差异,观察动脉瘤是否符合真实体积大小、双侧A1与前交通动脉的准确汇合点、前交通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等. 结果 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动脉瘤符合真实体积31例,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识别真实体积28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双侧A1与前交通动脉的准确汇合点31例,DSA造影鉴别9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31例,DSA造影鉴别26例.双血管融合技术鉴别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31例,DSA造影鉴别24例.通过双血管融合技术获得的最佳DSA机器投射角度4例优于三维重建技术. 结论 双血管融合技术有助于术者全面了解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和动脉瘤的解剖关系,对于复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制定、栓塞工作角度的选择和栓塞术中的实时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