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8 | 下载148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预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内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由颅脑MRI确诊),且颈动脉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者47例作为脑卒中组(斑块为软斑,最厚达2.5mm,符合造影条件),对其造影动态图进行TIC曲线分析.另采集临床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IC曲线分析.结果 筛选出47个斑块的完整造影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保留了病理资料,该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显示斑块内部呈斑片状增强,以肩部为主.TIC曲线显示有一明显的波峰区段,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达峰时间(TP)较短,病理结果提示该患者斑块内血管CD34染色阳性.再比较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患者超声造影TIC曲线,发现脑卒中组的Peak(68.74±7.81)和AUC(2573.53±420.82)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7.08 vs1799.03±393.89),而TP值(16.85±2.2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4±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TIC曲线有望成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有效工具.

作者:蔡秋琼;江怡;王颖;赵云歆;康慧莉;姚广力;梅将军

来源:医学研究杂志 2015 年 4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8 | 下载:148
作者:
蔡秋琼;江怡;王颖;赵云歆;康慧莉;姚广力;梅将军
来源:
医学研究杂志 2015 年 44卷 6期
标签: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Ultrasonography angiography TIC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预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内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由颅脑MRI确诊),且颈动脉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者47例作为脑卒中组(斑块为软斑,最厚达2.5mm,符合造影条件),对其造影动态图进行TIC曲线分析.另采集临床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IC曲线分析.结果 筛选出47个斑块的完整造影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保留了病理资料,该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显示斑块内部呈斑片状增强,以肩部为主.TIC曲线显示有一明显的波峰区段,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达峰时间(TP)较短,病理结果提示该患者斑块内血管CD34染色阳性.再比较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患者超声造影TIC曲线,发现脑卒中组的Peak(68.74±7.81)和AUC(2573.53±420.82)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7.08 vs1799.03±393.89),而TP值(16.85±2.2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4±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TIC曲线有望成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