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61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MBD病人的临床和CT、MRI资料,包括病灶形态、分布、信号或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症状、随访情况对照.结果:本组急性型5例,均表现为胼胝体肿胀及长T1、长T2信号或CT低密度改变,FLAIR像呈明显高信号,除1例胼胝体体部未受累外其余4例均累及整个胼胝体;5例均有双侧脑室周围白质、额叶皮层下白质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慢性型1例,胼胝体明显萎缩变薄,并呈长T1长T2信号及FLAIR像局灶性低信号灶,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及额叶皮层下白质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病人行MRS检查显示病灶区Cho明显升高、NAA明显降低及倒置Lac峰,Cho/Cr3.11~3.52,NAA/Cr1.52~1.65.6例病人均有脑萎缩.结论:MBD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BD的影像学改变可以反映其临床表现及预后.

作者:吕翠;高波;董伟;王学建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年 16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61
作者:
吕翠;高波;董伟;王学建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年 16卷 10期
标签: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MBD病人的临床和CT、MRI资料,包括病灶形态、分布、信号或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症状、随访情况对照.结果:本组急性型5例,均表现为胼胝体肿胀及长T1、长T2信号或CT低密度改变,FLAIR像呈明显高信号,除1例胼胝体体部未受累外其余4例均累及整个胼胝体;5例均有双侧脑室周围白质、额叶皮层下白质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慢性型1例,胼胝体明显萎缩变薄,并呈长T1长T2信号及FLAIR像局灶性低信号灶,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及额叶皮层下白质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病人行MRS检查显示病灶区Cho明显升高、NAA明显降低及倒置Lac峰,Cho/Cr3.11~3.52,NAA/Cr1.52~1.65.6例病人均有脑萎缩.结论:MBD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BD的影像学改变可以反映其临床表现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