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4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进行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前列腺癌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各灌注成像参数,包括组织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渗透性(PS),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评定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的RBF、RBV、PS值分别为(85.466±37.767)ml/min-1100g-1、(21.413±6.037)ml/100g和(49.268±6.099)ml/min-1100g-1,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组分别为(42.998±10.617)ml/min-1 100g-1、(11.296±2.557)ml/1和(24.051±6.320)ml/min-1100g-1,二组间RBF、RBV和PS观察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组MTT值虽然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组高(20,383±10.812)s,(19.644±5.262)s,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刘长春;吴静;赵瑞华;马长顺;孙延春;粱俊福;陈玉成;孟庆庚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年 2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41
作者:
刘长春;吴静;赵瑞华;马长顺;孙延春;粱俊福;陈玉成;孟庆庚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年 21卷 10期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进行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前列腺癌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各灌注成像参数,包括组织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渗透性(PS),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评定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的RBF、RBV、PS值分别为(85.466±37.767)ml/min-1100g-1、(21.413±6.037)ml/100g和(49.268±6.099)ml/min-1100g-1,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组分别为(42.998±10.617)ml/min-1 100g-1、(11.296±2.557)ml/1和(24.051±6.320)ml/min-1100g-1,二组间RBF、RBV和PS观察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组MTT值虽然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组高(20,383±10.812)s,(19.644±5.262)s,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