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测量来探讨颢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与正常者间有无差异,从而评价其磁共振影像价值.方法 设立病例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及对照组(正常者),选取16例单侧闭口斜矢状位MR扫描图像进行相关角度测量,其中病例组:男5例,女11例,年龄分别为:病例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6.94±5.25)岁,正常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13±6.17)岁,测量角度包括前角(Anterior angle,Aa),中间角(Intermediate angle,Ma),后角(Posterior angle,Pa)及阿尔法角(α),径线包括髁线,颈线,下颌骨髁突线等.结果 正常组及病例组Aa角,Ma角,Pa角及α角分为(95.038士3.379)°(88.6~99.4)°,(101.031±3.607)°(97.5~108.3)°;(56.381±4.366)°(49.6~62.4)°,(62.838±3.469)°(58.4~66.4)°;(3.781±2.389)°(1.8~8.8)°,(10.363±3.215)°(5.6~16.6)°;(165.331±4.746)°(156.2~168.2)°,(165.013±4.708)°(158.4~172.2)°;其中α角P值>0.05,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Aa角,Ma角,Pa角间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颞下颌关节多角度测量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学诊断,同时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胡卫东;申云霞;杨立明;王秀荣;梁冰;王桂芳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胡卫东;申云霞;杨立明;王秀荣;梁冰;王桂芳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4期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盘 磁共振成像
目的 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测量来探讨颢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与正常者间有无差异,从而评价其磁共振影像价值.方法 设立病例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及对照组(正常者),选取16例单侧闭口斜矢状位MR扫描图像进行相关角度测量,其中病例组:男5例,女11例,年龄分别为:病例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6.94±5.25)岁,正常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13±6.17)岁,测量角度包括前角(Anterior angle,Aa),中间角(Intermediate angle,Ma),后角(Posterior angle,Pa)及阿尔法角(α),径线包括髁线,颈线,下颌骨髁突线等.结果 正常组及病例组Aa角,Ma角,Pa角及α角分为(95.038士3.379)°(88.6~99.4)°,(101.031±3.607)°(97.5~108.3)°;(56.381±4.366)°(49.6~62.4)°,(62.838±3.469)°(58.4~66.4)°;(3.781±2.389)°(1.8~8.8)°,(10.363±3.215)°(5.6~16.6)°;(165.331±4.746)°(156.2~168.2)°,(165.013±4.708)°(158.4~172.2)°;其中α角P值>0.05,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Aa角,Ma角,Pa角间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颞下颌关节多角度测量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学诊断,同时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