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41

目的 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1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胆管内支架置入缓解黄疸后,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胆管癌病灶内.125I粒子活度2.59×107 Bq(0.7mCi),PD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布源,在CT导引下采取粒子间隔0.5~1.0cm,后退式平面植入.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病人的客观疗效、胆管内支架通畅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3月,CR1例(5.9%),PR11例(64.7%),NC3例(17.6%),PD2例(11.8%).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再梗阻;12个月存活的患者(10例)1例出现再梗阻.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3%和58.9%,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支架植入术后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确切,明显减少胆管内支架再梗阻的几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马庆友;慕守满;胡效坤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41
作者:
马庆友;慕守满;胡效坤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8期
标签:
125I粒子 肝门部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25I seed Hilarcholangiocarcinoma Tomogarphy,X-ray computed
目的 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1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胆管内支架置入缓解黄疸后,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胆管癌病灶内.125I粒子活度2.59×107 Bq(0.7mCi),PD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布源,在CT导引下采取粒子间隔0.5~1.0cm,后退式平面植入.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病人的客观疗效、胆管内支架通畅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3月,CR1例(5.9%),PR11例(64.7%),NC3例(17.6%),PD2例(11.8%).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再梗阻;12个月存活的患者(10例)1例出现再梗阻.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3%和58.9%,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支架植入术后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确切,明显减少胆管内支架再梗阻的几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