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24

目的 探究常规CT以及HR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分析HRCT的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7例,先采用常规CT进行扫描,其中将肺部有渗出病变为CT阳性组,肺部无渗出病变患者为CT阴性组2例.然后针对CT阳性患者对病灶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得出所有病灶HRCT图像.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1],推荐将CT影像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和转归期,对不同期的HRCT及常规胸部CT的影像表现分别比较分析,找出影像表现差异.结果 HRCT及常规CT影像学均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分析常规CT及HRCT所有病灶中,病灶分布情况如下: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中叶18例,右肺下叶23例,左肺上叶19例,左肺下叶19例,其中双下肺分布25例(占71.4%),背侧分布26例(占74.3%).形态特征:磨玻璃,部分性或全实性,细网格、铺路石征,结节伴晕征,长轴与胸膜平行,空气支气管征,病灶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增粗血管”征象.其中磨玻璃影、“细网格、铺路石”征象、结节伴晕征、“增粗血管”征象虽然在常规CT中可以显示,但HRCT通过薄层及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这种征象,其P值分别为0.006、0.008、0.042、0.035(P值<0.05),差

作者:周胜利;许磊;刘菁;刘毅;吉廷举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年 3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24
作者:
周胜利;许磊;刘菁;刘毅;吉廷举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年 30卷 7期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究常规CT以及HR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分析HRCT的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7例,先采用常规CT进行扫描,其中将肺部有渗出病变为CT阳性组,肺部无渗出病变患者为CT阴性组2例.然后针对CT阳性患者对病灶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得出所有病灶HRCT图像.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1],推荐将CT影像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和转归期,对不同期的HRCT及常规胸部CT的影像表现分别比较分析,找出影像表现差异.结果 HRCT及常规CT影像学均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分析常规CT及HRCT所有病灶中,病灶分布情况如下: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中叶18例,右肺下叶23例,左肺上叶19例,左肺下叶19例,其中双下肺分布25例(占71.4%),背侧分布26例(占74.3%).形态特征:磨玻璃,部分性或全实性,细网格、铺路石征,结节伴晕征,长轴与胸膜平行,空气支气管征,病灶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增粗血管”征象.其中磨玻璃影、“细网格、铺路石”征象、结节伴晕征、“增粗血管”征象虽然在常规CT中可以显示,但HRCT通过薄层及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这种征象,其P值分别为0.006、0.008、0.042、0.035(P值<0.05),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