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33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评价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脾结核,8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8例中6例CT平扫表现为脾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稍低密度或等密度灶,病灶高于水样密度.其中4例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与周围脾脏比较呈明显低密度,类似囊性病灶;2例增强扫描病变周边呈环形强化.1例CT平扫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增强扫描边缘及内部分隔明显强化.1例CT表现为脾脏、腹腔淋巴结多发钙化影.8例中7例同时伴有肝门、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融合,增强扫描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结论CT平扫脾脏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稍低或等密度(高于水样密度)病灶,而增强扫描却完全不强化,与周围脾脏比较呈明显低密度,类似囊性病灶的征象,是脾结核的相对特征性表现.

作者:彭李青;王晓燕;孙灿辉;彭振鹏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 年 1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4 | 下载:33
作者:
彭李青;王晓燕;孙灿辉;彭振鹏
来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 年 14卷 3期
标签:
脾脏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评价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脾结核,8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8例中6例CT平扫表现为脾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稍低密度或等密度灶,病灶高于水样密度.其中4例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与周围脾脏比较呈明显低密度,类似囊性病灶;2例增强扫描病变周边呈环形强化.1例CT平扫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增强扫描边缘及内部分隔明显强化.1例CT表现为脾脏、腹腔淋巴结多发钙化影.8例中7例同时伴有肝门、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融合,增强扫描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而中央无强化.结论CT平扫脾脏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稍低或等密度(高于水样密度)病灶,而增强扫描却完全不强化,与周围脾脏比较呈明显低密度,类似囊性病灶的征象,是脾结核的相对特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