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6 | 下载210

目的 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IMT)的CT和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SIMT 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CT扫描均提示脾脏单发肿块,呈类圆形,2例边缘见浅分叶;CT平扫呈等、稍低密度,内见不规则地图样更低密度影,边缘显示不清,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实质部分轻,中度渐进性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脏组织,边界显示渐清,其中3例显示低密度包膜,内部低密度坏死影无强化.病理学上本组病例以增生的血管和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其中散存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等,组成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表现,伴有大片凝固性坏死,其中1例可见多处灶性出血;肿块周围有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膜与正常脾组织分界.结论 SIMT常为单发病灶,CT上以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地图样坏死及低密度包膜环为特征.能够较准确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娄毅;沈健;应碧伟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 年 19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6 | 下载:210
作者:
娄毅;沈健;应碧伟
来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 年 19卷 5期
标签:
脾肿瘤 炎性假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病理学
目的 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IMT)的CT和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SIMT 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CT扫描均提示脾脏单发肿块,呈类圆形,2例边缘见浅分叶;CT平扫呈等、稍低密度,内见不规则地图样更低密度影,边缘显示不清,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实质部分轻,中度渐进性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脏组织,边界显示渐清,其中3例显示低密度包膜,内部低密度坏死影无强化.病理学上本组病例以增生的血管和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其中散存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等,组成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表现,伴有大片凝固性坏死,其中1例可见多处灶性出血;肿块周围有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膜与正常脾组织分界.结论 SIMT常为单发病灶,CT上以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地图样坏死及低密度包膜环为特征.能够较准确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