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232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该瘤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14例肿瘤中发生于网膜2例,腹膜后5例,肠系膜7例,肿块多发者3例.肿块直径约为3~200 mm之间.CT平扫病灶呈小结节状、类圆形或分叶状,4例病灶与周围肠管分界清,1例平扫密度均匀CT值约为31 HU,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约为50~60 HU,内未见坏死;10例病灶与周围肠管部分粘连,部分分界清,形态为不规则形及类圆形,肿块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实性部分低于肌肉密度,内可见斑片状、片状及大片状坏死区,实性部分CT值约为30~42 HU,增强后呈轻中度、显著不均匀性强化,CT值约为50~90 HU,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囊变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其中1例病灶实性部分可见少许分布的针尖样钙化点,另1例肿块边缘多发小结节状环形钙化.14例EGIST中,有4例发现肝脏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1例侵犯邻近器官.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组织来源相似,故有着相似的影像表现,但因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胃肠外间质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

作者: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 年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232
作者:
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
来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 年 1期
标签:
间质瘤 肠系膜 网膜 腹膜后间隙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Stromal tumor Mesentery Omentum Retroperitoneal space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该瘤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14例肿瘤中发生于网膜2例,腹膜后5例,肠系膜7例,肿块多发者3例.肿块直径约为3~200 mm之间.CT平扫病灶呈小结节状、类圆形或分叶状,4例病灶与周围肠管分界清,1例平扫密度均匀CT值约为31 HU,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约为50~60 HU,内未见坏死;10例病灶与周围肠管部分粘连,部分分界清,形态为不规则形及类圆形,肿块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实性部分低于肌肉密度,内可见斑片状、片状及大片状坏死区,实性部分CT值约为30~42 HU,增强后呈轻中度、显著不均匀性强化,CT值约为50~90 HU,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囊变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其中1例病灶实性部分可见少许分布的针尖样钙化点,另1例肿块边缘多发小结节状环形钙化.14例EGIST中,有4例发现肝脏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1例侵犯邻近器官.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组织来源相似,故有着相似的影像表现,但因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胃肠外间质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