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40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D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1994 ~2009年行广泛切除的5例DM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M多位于头颈部,平均Breslow厚度为3.2 mm,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39个月,2例复发.结论 DM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长期随访表明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病理上要与其他皮肤的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高燕飞;张雷

来源:医学综述 2012 年 1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40
作者:
高燕飞;张雷
来源:
医学综述 2012 年 18卷 6期
标签: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 复发 生存率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D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1994 ~2009年行广泛切除的5例DM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M多位于头颈部,平均Breslow厚度为3.2 mm,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39个月,2例复发.结论 DM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长期随访表明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病理上要与其他皮肤的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