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1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支架内再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疗效.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复杂、尚未明确,其预防及治疗是非常棘手的临床问题.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策略包括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随着支架内再狭窄研究的深入、支架材料及工艺不断改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问世使攻克支架内再狭窄这一难题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基因在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钱露莎;刘桂宾;李健

来源:医学综述 2017 年 23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110
作者:
钱露莎;刘桂宾;李健
来源:
医学综述 2017 年 23卷 23期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生物可降解支架 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 基因治疗 In-stent restenosis Drug coated balloon Bioabsorbable scaffol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capturing stent Gene therapy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支架内再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疗效.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复杂、尚未明确,其预防及治疗是非常棘手的临床问题.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策略包括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随着支架内再狭窄研究的深入、支架材料及工艺不断改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问世使攻克支架内再狭窄这一难题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基因在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