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303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感染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6例新生儿,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新生儿感染组(12例)和未感染组(14例).采集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及第7天的粪便标本共52份,进行粪便菌群的16S核糖体DNA区域测序分析,记录测序结果(有效序列总数、总碱基数、平均长度)和单个样品的菌群分类及相对丰度,并分析两组早产儿肠道菌群特点.结果 对成功提取DNA的25份样本完成测序,进入生物信息分析程序,共测得门水平6个、纲水平12个、目水平17个、科水平29个、属水平40个,其中新生儿感染组菌群分布范围较小、变形杆菌丰度较高,而非感染组的菌群分布较为广泛、多样性和均一性较高.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新生儿肠道内定植大量变形杆菌时可增加条件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造成肠道生理稳态失调,极易诱发新生儿感染.同时,肠道内定植菌群的多样性增加,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减少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倩;姜春明

来源:医学综述 2020 年 26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303
作者:
孙倩;姜春明
来源:
医学综述 2020 年 26卷 13期
标签:
新生儿感染 高通量测序 早产儿 肠道菌群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感染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6例新生儿,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新生儿感染组(12例)和未感染组(14例).采集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及第7天的粪便标本共52份,进行粪便菌群的16S核糖体DNA区域测序分析,记录测序结果(有效序列总数、总碱基数、平均长度)和单个样品的菌群分类及相对丰度,并分析两组早产儿肠道菌群特点.结果 对成功提取DNA的25份样本完成测序,进入生物信息分析程序,共测得门水平6个、纲水平12个、目水平17个、科水平29个、属水平40个,其中新生儿感染组菌群分布范围较小、变形杆菌丰度较高,而非感染组的菌群分布较为广泛、多样性和均一性较高.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新生儿肠道内定植大量变形杆菌时可增加条件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造成肠道生理稳态失调,极易诱发新生儿感染.同时,肠道内定植菌群的多样性增加,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减少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