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5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以自主合成的新材料维生素E琥珀酸酯-接枝-(ε-多聚赖氨酸)聚合物(VES-g-PLL)为膜材制备新型包载白藜芦醇的载药纳米粒(RVS-NPs),进行质量考察后与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制备载药纳米粒-丝素凝胶(RVS-NPs-gel).BALB/c小鼠60只,随机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局部皮肤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连续8d建立小鼠银屑病皮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银屑病对照组、白藜芦醇溶液凝胶(RVS-gel)组及RVS-NPs-gel组,分别给予空白丝素凝胶溶液、RVS-gel及RVS-NPs-gel包含白藜芦醇20 mg,隔天1次,总共5次.应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研究载药纳米粒结合丝素凝胶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结果 实验制备的RVS-NPs形态圆整,药物包封率高达(85.54±3.21)%,同时载药纳米粒以絮状物吸附于丝素凝胶的3D结构表面,体外药物释放度实验结果显示72 h后RVS-gel药物累计释放量为(46.0±4.1)%,而RVS-NPs-gel累计释放药物为(30.9±2.5)%,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咪喹莫特造模银屑病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的角质化细胞增殖,皮肤PASI的各项评分包括红斑、鳞屑及厚度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

作者:毛艳菲;周岳娟;徐静红

来源:医药导报 2019 年 3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54
作者:
毛艳菲;周岳娟;徐静红
来源:
医药导报 2019 年 38卷 12期
标签:
白藜芦醇纳米粒 丝素凝胶 银屑病 炎症细胞因子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以自主合成的新材料维生素E琥珀酸酯-接枝-(ε-多聚赖氨酸)聚合物(VES-g-PLL)为膜材制备新型包载白藜芦醇的载药纳米粒(RVS-NPs),进行质量考察后与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制备载药纳米粒-丝素凝胶(RVS-NPs-gel).BALB/c小鼠60只,随机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局部皮肤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连续8d建立小鼠银屑病皮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银屑病对照组、白藜芦醇溶液凝胶(RVS-gel)组及RVS-NPs-gel组,分别给予空白丝素凝胶溶液、RVS-gel及RVS-NPs-gel包含白藜芦醇20 mg,隔天1次,总共5次.应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研究载药纳米粒结合丝素凝胶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结果 实验制备的RVS-NPs形态圆整,药物包封率高达(85.54±3.21)%,同时载药纳米粒以絮状物吸附于丝素凝胶的3D结构表面,体外药物释放度实验结果显示72 h后RVS-gel药物累计释放量为(46.0±4.1)%,而RVS-NPs-gel累计释放药物为(30.9±2.5)%,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咪喹莫特造模银屑病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的角质化细胞增殖,皮肤PASI的各项评分包括红斑、鳞屑及厚度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