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0

目的 研究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Sephadex LH-20、LH-60,硅胶以及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绒白乳菇的乙醇提取物,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UV、IR、MS、<'1>H-NMR、<'13>C-NMR)和X晶体衍射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绒白乳菇子实体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isilactarorufin(1)、3-O-ethyl-lactarolide A(2)、7α,8α,13-trihydroxy-marasm-5-oic acid γlactone(3)、velleratretraol(4)、leptosphaepin(5)、7α, 8β,13-trihydroxy-marasm-5-oic acid γ-lactone(6)、lactarolide A(7)、D-阿洛醇(8)、bis(2-ethylhexyl)phthalate(9)、 硬脂酸(10)、硬脂酸甲酯(11).经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1~4和6、7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为生物碱类化合 物,化合物8~11为常见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菌中发现的化合物.化合物4拥有高度氧化 的新型倍半萜骨架;化合物5为首次从陆生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研究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 之间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丽艳;左伟;付琪镔;赵丽君;朱文粮;罗都强

来源:中草药 2010 年 4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0
作者:
赵丽艳;左伟;付琪镔;赵丽君;朱文粮;罗都强
来源:
中草药 2010 年 41卷 10期
标签:
绒白乳菇 高等真菌 倍半萜 生物碱
目的 研究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Sephadex LH-20、LH-60,硅胶以及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绒白乳菇的乙醇提取物,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UV、IR、MS、<'1>H-NMR、<'13>C-NMR)和X晶体衍射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绒白乳菇子实体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isilactarorufin(1)、3-O-ethyl-lactarolide A(2)、7α,8α,13-trihydroxy-marasm-5-oic acid γlactone(3)、velleratretraol(4)、leptosphaepin(5)、7α, 8β,13-trihydroxy-marasm-5-oic acid γ-lactone(6)、lactarolide A(7)、D-阿洛醇(8)、bis(2-ethylhexyl)phthalate(9)、 硬脂酸(10)、硬脂酸甲酯(11).经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1~4和6、7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为生物碱类化合 物,化合物8~11为常见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菌中发现的化合物.化合物4拥有高度氧化 的新型倍半萜骨架;化合物5为首次从陆生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研究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 之间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