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目的 研究蝙蝠葛新病害一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药剂敏感性.方法 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物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菌分类地位;研究培养基种类、温度、pH值、碳氮源、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菌对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 蝙蝠葛靶斑病由Streptobotrys caulophylli引起.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核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5℃;菌核产生适宜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30℃;pH4~9适宜菌丝生长,pH5~1 1菌核产生数量最多;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L-谷氨酰胺;菌核生长最佳碳源为菊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黑暗利于菌核形成.病菌对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腈、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的敏感性较高,其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1.0 mg/L,EC90<5.0 mg/L.结论 首次报道蝙蝠葛靶斑病的病原菌为S.caulophylli;确定了适合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培养基种类、温度、pH值、碳氮源以及光照条件;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晴、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6种药剂可作为病害田间防治的备选药剂.

作者:白庆荣;姜旭宇;高洁

来源:中草药 2014 年 45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作者:
白庆荣;姜旭宇;高洁
来源:
中草药 2014 年 45卷 21期
标签:
蝙蝠葛 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target spo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ungicides susceptibility
目的 研究蝙蝠葛新病害一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药剂敏感性.方法 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物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菌分类地位;研究培养基种类、温度、pH值、碳氮源、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菌对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 蝙蝠葛靶斑病由Streptobotrys caulophylli引起.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核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5℃;菌核产生适宜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30℃;pH4~9适宜菌丝生长,pH5~1 1菌核产生数量最多;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L-谷氨酰胺;菌核生长最佳碳源为菊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黑暗利于菌核形成.病菌对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腈、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的敏感性较高,其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1.0 mg/L,EC90<5.0 mg/L.结论 首次报道蝙蝠葛靶斑病的病原菌为S.caulophylli;确定了适合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培养基种类、温度、pH值、碳氮源以及光照条件;腐霉利、嘧菌环胺、异菌脲、咯菌晴、甲霜·锰锌、唑醚·代森联6种药剂可作为病害田间防治的备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