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目的 建立整合动力学对银杏酮酯(GBE)缓释微丸多成分(包括黄酮类和内酯类)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更准确地评价体内外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测定GBE缓释微丸中主要成分(槲皮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的体外释放率,采用各成分质量浓度加和法计算整合药物浓度,并绘制整合药物释放曲线.收集大鼠口服GBE缓释微丸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测定各类成分血药浓度,利用各成分曲线下面积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Wj),计算体内整合血药浓度.采用Wagner-Nelson法计算各成分体内整合吸收率与体外对应的整合释放率进行线性拟合,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各成分体内外释放良好,采用自定义Wj得各组分的Wj分别为槲皮素0.248 1、异鼠李素0.009 2、白果内酯0.228 2、银杏内酯A0.296 4、银杏内脂B 0.132 4、银杏内酯C 0.090 3,体内整合吸收动力学与体外整合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良好(Y=0.930 8X+12.84,r=0.962 9).结论 中药药效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多成分整合动力学可以兼顾各个组分,并有利于进行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俞建东;陈芝;唐超园;祝丽欣;郭莹;胡恩莹;熊阳

来源:中草药 2017 年 48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作者:
俞建东;陈芝;唐超园;祝丽欣;郭莹;胡恩莹;熊阳
来源:
中草药 2017 年 48卷 14期
标签:
多成分整合吸收动力学 体外释药动力学 银杏酮酯缓释微丸 HPLC-MS/MS 自定义权重系数 体内外相关性 multi-component integrated absorption kinetics in vitro release kinetics GBE sustained-release pellets HPLC-MS/MS self-defined weighting coefficient 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目的 建立整合动力学对银杏酮酯(GBE)缓释微丸多成分(包括黄酮类和内酯类)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更准确地评价体内外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测定GBE缓释微丸中主要成分(槲皮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的体外释放率,采用各成分质量浓度加和法计算整合药物浓度,并绘制整合药物释放曲线.收集大鼠口服GBE缓释微丸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测定各类成分血药浓度,利用各成分曲线下面积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Wj),计算体内整合血药浓度.采用Wagner-Nelson法计算各成分体内整合吸收率与体外对应的整合释放率进行线性拟合,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各成分体内外释放良好,采用自定义Wj得各组分的Wj分别为槲皮素0.248 1、异鼠李素0.009 2、白果内酯0.228 2、银杏内酯A0.296 4、银杏内脂B 0.132 4、银杏内酯C 0.090 3,体内整合吸收动力学与体外整合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良好(Y=0.930 8X+12.84,r=0.962 9).结论 中药药效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多成分整合动力学可以兼顾各个组分,并有利于进行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