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 | 下载0

目的 基于斑马鱼模型,通过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体内细胞凋亡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整合评价模式对吴茱萸提取物肝毒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给予亚致死剂量(<LC10)下的吴茱萸提取物24 h,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aminase,AST)活性,观察斑马鱼肝脏病理组织,吖啶橙(aeridine orange,AO)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凋亡状态,结合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代谢组学初步探究吴茱萸毒性机制.结果 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后,斑马鱼AST、ALT活性均显著升高,肝脏病理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及AO染色观察提示斑马鱼肝脏受损,细胞凋亡增加,相关凋亡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影响斑马鱼氨基酸代谢.结论 通过斑马鱼模型整合评价方法从多水平、多角度、多指标实现吴茱萸诱导肝毒性的综合评价,为斑马鱼在中药肝毒性评价的适用性提供了支撑.

作者:范琦琦;李芝奇;陈美琳;魏静;于啊香;宋若兰;董英;姚鉴玲;折改梅;赵崇军

来源:中草药 2022 年 5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 | 下载:0
作者:
范琦琦;李芝奇;陈美琳;魏静;于啊香;宋若兰;董英;姚鉴玲;折改梅;赵崇军
来源:
中草药 2022 年 53卷 6期
标签:
吴茱萸;肝毒性;整合评价;斑马鱼;代谢组学
目的 基于斑马鱼模型,通过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体内细胞凋亡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整合评价模式对吴茱萸提取物肝毒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给予亚致死剂量(<LC10)下的吴茱萸提取物24 h,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aminase,AST)活性,观察斑马鱼肝脏病理组织,吖啶橙(aeridine orange,AO)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凋亡状态,结合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代谢组学初步探究吴茱萸毒性机制.结果 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后,斑马鱼AST、ALT活性均显著升高,肝脏病理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及AO染色观察提示斑马鱼肝脏受损,细胞凋亡增加,相关凋亡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影响斑马鱼氨基酸代谢.结论 通过斑马鱼模型整合评价方法从多水平、多角度、多指标实现吴茱萸诱导肝毒性的综合评价,为斑马鱼在中药肝毒性评价的适用性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