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 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 b渡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作者: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来源:针刺研究 2010 年 3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作者:
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来源:
针刺研究 2010 年 35卷 1期
标签:
视网膜电图 视觉诱发电位 针刺 穴位相对特异性 Electroretinogram Cerebr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Electroacupuncture Relativ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 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 b渡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