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1 | 下载0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行为反应变化以及电针对海马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内蛋白激酶G(PKG)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2 Hz组、电针2 Hz/15 Hz组、电针100Hz组,每组8只.用手术线结扎坐骨神经造成病理性神经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2周.分别测定足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双侧缩腿潜伏期差值,PWLD).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nNOS、iNOS、PKG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术后大鼠足底部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电针2 Hz组、2 Hz/15 Hz组、100 Hz组动物的痛阈显著升高(P<0.05);3个电针组之间PWLD值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 Hz组、2 Hz/15 Hz组电针后3~10 d的PWLD的降低稍优于100 Hz组.与正常组比,模型组海马nNOS、PKG基因的表达量均升高或明显升高(P<0.05),iNOS的表达量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3个电针组nNOS、PKG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区能明显升高CCI大鼠的痛阈,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海马nNOS、PKG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阚宇;陈淑萍;高永辉;乔丽娜;王俊英;林丹;韩焱晶;张建梁;刘俊岭

来源:针刺研究 2013 年 3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1 | 下载:0
作者:
阚宇;陈淑萍;高永辉;乔丽娜;王俊英;林丹;韩焱晶;张建梁;刘俊岭
来源:
针刺研究 2013 年 38卷 2期
标签:
慢性痛 电针 海马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蛋白激酶G 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行为反应变化以及电针对海马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内蛋白激酶G(PKG)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刺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2 Hz组、电针2 Hz/15 Hz组、电针100Hz组,每组8只.用手术线结扎坐骨神经造成病理性神经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2周.分别测定足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双侧缩腿潜伏期差值,PWLD).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nNOS、iNOS、PKG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术后大鼠足底部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电针2 Hz组、2 Hz/15 Hz组、100 Hz组动物的痛阈显著升高(P<0.05);3个电针组之间PWLD值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 Hz组、2 Hz/15 Hz组电针后3~10 d的PWLD的降低稍优于100 Hz组.与正常组比,模型组海马nNOS、PKG基因的表达量均升高或明显升高(P<0.05),iNOS的表达量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3个电针组nNOS、PKG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区能明显升高CCI大鼠的痛阈,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海马nNOS、PKG基因表达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