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0

目的:观察平衡针针刺头痛穴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与脑区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将4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痛穴组和非穴组,每组20例.头痛穴组针刺头痛穴,患者有放电感、麻胀感时立即出针,非穴组针刺非穴,均每天1次,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评估针刺镇痛效应,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脑区功能改变.结果:干预期(针刺结束时)和随访期(针刺结束后4周)头痛穴组镇痛效应优于非穴组(P<0.05),头痛穴组干预期的镇痛效果优于随访期(P<0.05);非穴组干预期与随访期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比,头痛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前扣带回、中央前回、眶额上回、腹外侧核、脑岛、腹后内侧核、顶下小叶、左前扣带回、脑桥、小脑扁桃体、眶额下回(P<0.05);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脑桥、中央后回、腹后外侧核、后扣带回,左中央前回、海马(P<0.05).非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舌回、左楔前叶、前扣带回、枕下回(P<0.05);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左腹后外侧核(P<0.05).结论:平衡针针刺头痛穴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以边缘系统为主的多个脑功能区互相作用有关.

作者:覃小兰;王文远;王进忠;谢文源;张越旻;高业勤

来源:针刺研究 2019 年 4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0
作者:
覃小兰;王文远;王进忠;谢文源;张越旻;高业勤
来源:
针刺研究 2019 年 44卷 6期
标签:
平衡针 无先兆偏头痛 针刺镇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目的:观察平衡针针刺头痛穴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与脑区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将4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痛穴组和非穴组,每组20例.头痛穴组针刺头痛穴,患者有放电感、麻胀感时立即出针,非穴组针刺非穴,均每天1次,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评估针刺镇痛效应,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脑区功能改变.结果:干预期(针刺结束时)和随访期(针刺结束后4周)头痛穴组镇痛效应优于非穴组(P<0.05),头痛穴组干预期的镇痛效果优于随访期(P<0.05);非穴组干预期与随访期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比,头痛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前扣带回、中央前回、眶额上回、腹外侧核、脑岛、腹后内侧核、顶下小叶、左前扣带回、脑桥、小脑扁桃体、眶额下回(P<0.05);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脑桥、中央后回、腹后外侧核、后扣带回,左中央前回、海马(P<0.05).非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舌回、左楔前叶、前扣带回、枕下回(P<0.05);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左腹后外侧核(P<0.05).结论:平衡针针刺头痛穴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以边缘系统为主的多个脑功能区互相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