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20

目的为了提高对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骨髓涂片直接镜检,及血液、骨髓真菌培养,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分别于25℃及3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特点.结果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生长缓慢,25℃培养为霉菌相,无色素,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37℃孵育时为酵母相,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2~4μm的孢子.结论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

作者:易建云;黎庆恩;苏丹虹;谭惠明;魏小平;范慎微

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年 10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20
作者:
易建云;黎庆恩;苏丹虹;谭惠明;魏小平;范慎微
来源: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年 10卷 5期
标签:
艾滋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血液 骨髓
目的为了提高对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骨髓涂片直接镜检,及血液、骨髓真菌培养,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分别于25℃及3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特点.结果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生长缓慢,25℃培养为霉菌相,无色素,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37℃孵育时为酵母相,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2~4μm的孢子.结论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