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54

目的: 观察并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壁及其成分在大鼠眼内的致炎特性.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热灭活细菌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10 μg)、热灭活细菌碎片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碎片10μg)、肽聚糖组(96只,注射肽聚糖10 μg)和对照组(96只,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在玻璃体腔注入药物后 6、 12、 24、 48、72 h和5 d,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眼内浸润白细胞计数,并测定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的表达水平和前房水蛋白质浓度.结果: 在注射后6-72 h,热灭活细菌组、热灭活细菌碎片组及肽聚糖组眼内均可见严重的炎症反应,至术后5 d炎症基本消退.各组眼内白细胞的浸润数量在术后24 h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207.1±33.7)细胞/眼;热灭活细菌碎片组(514.2±116)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412.6±191)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至术后3 d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各组TNF-α的浓度在术后24 h均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178.3±76.5) ng/L;热灭活细菌碎片组(353.2±141.3) 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311.2±99.8) 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并持续至术后48 h,随后迅速下降,并在术后5 d

作者:袁钊辉;龙崇德;林晓峰;张铁英;娄秉盛;刘奕志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年 26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54
作者:
袁钊辉;龙崇德;林晓峰;张铁英;娄秉盛;刘奕志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年 26卷 10期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肽多糖 眼内炎 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
目的: 观察并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壁及其成分在大鼠眼内的致炎特性.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热灭活细菌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10 μg)、热灭活细菌碎片组(96只,注射热灭活细菌碎片10μg)、肽聚糖组(96只,注射肽聚糖10 μg)和对照组(96只,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在玻璃体腔注入药物后 6、 12、 24、 48、72 h和5 d,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眼内浸润白细胞计数,并测定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的表达水平和前房水蛋白质浓度.结果: 在注射后6-72 h,热灭活细菌组、热灭活细菌碎片组及肽聚糖组眼内均可见严重的炎症反应,至术后5 d炎症基本消退.各组眼内白细胞的浸润数量在术后24 h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207.1±33.7)细胞/眼;热灭活细菌碎片组(514.2±116)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412.6±191)细胞/眼,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至术后3 d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各组TNF-α的浓度在术后24 h均达到高峰[热灭活细菌组(178.3±76.5) ng/L;热灭活细菌碎片组(353.2±141.3) 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肽聚糖组(311.2±99.8) ng/L,与热灭活细菌组比较,P<0.05],并持续至术后48 h,随后迅速下降,并在术后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