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0

目的 通过评价同一牙龄组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发育及萌出状态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关系.方法 选取近3年口腔科门诊错(牙合)畸形患者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牙龄11岁(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将患者分为骨性Ⅰ类(28例)、下颌骨骨性Ⅱ类(23例)和上颌骨骨性Ⅲ类(23例)3组.观测、描记、测量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和数字化头颅侧位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Nolla评价)及萌出位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结果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别上下第二恒磨牙发育阶段(Nolla评价)及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PP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Nolla)及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1 =0.284,P<0.01;r2=0.288,P<0.01;r3=0.233,P<0.05),而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呈负相关(r=-0.236,P<0.05).GM长度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r1 =0.309,P<0.01;r2=0.328,P<0.01).11岁牙龄ANB角和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0.205,P<0.05).结论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的儿童,第二恒磨牙发育早晚、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差异.11岁牙龄儿童PP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萌出高度越高、角度越小.GM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11岁牙龄的儿童ANB角越大,

作者:王凡涛;孙雪丽;宋岩;王凡;魏海建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11 年 2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0
作者:
王凡涛;孙雪丽;宋岩;王凡;魏海建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年 24卷 11期
标签:
矢状骨面型 第二恒磨牙 萌出 发育 牙龄
目的 通过评价同一牙龄组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发育及萌出状态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关系.方法 选取近3年口腔科门诊错(牙合)畸形患者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牙龄11岁(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将患者分为骨性Ⅰ类(28例)、下颌骨骨性Ⅱ类(23例)和上颌骨骨性Ⅲ类(23例)3组.观测、描记、测量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和数字化头颅侧位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Nolla评价)及萌出位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结果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别上下第二恒磨牙发育阶段(Nolla评价)及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PP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Nolla)及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1 =0.284,P<0.01;r2=0.288,P<0.01;r3=0.233,P<0.05),而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呈负相关(r=-0.236,P<0.05).GM长度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r1 =0.309,P<0.01;r2=0.328,P<0.01).11岁牙龄ANB角和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0.205,P<0.05).结论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的儿童,第二恒磨牙发育早晚、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差异.11岁牙龄儿童PP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萌出高度越高、角度越小.GM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11岁牙龄的儿童ANB角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