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1 | 下载0

目的 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寰枢椎关节的解剖数据,评价寰枢椎损伤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41例患者中21例寰椎损伤,15例枢椎损伤,5例寰枢椎联合损伤.于螺钉内固定术前行拟固定椎体节段的椎弓根层面薄层CT(64排GE Light speed VCT)扫描,0.625 mm薄层重建后数据传输到GE ADW 4.3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然后传送到PACS诊断工作站,采用内置功能软件测量寰椎后弓以及枢椎峡部的上下径、内外径、上倾角、内倾角及椎弓根长度等数据,评估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确定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置入时最佳进针点、方向、深度.结果 41例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152枚螺钉,均安全有效.手术时间80 ~ 160 min.术中出血量70 ~ 250 ml.无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术后复查CT有3枚枢椎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侧壁进入椎动脉孔中,但无椎动脉损伤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经复查CT证实骨折愈合率及骨融合率均为100%.5例寰椎椎弓根最小高度<5 mm,选择适当下移螺钉及选择直径3.0 mm螺钉置入,效果满意;2例枢椎椎弓根宽度<5 mm,采用特制直径为3.0 mm螺钉,固定效果较好.结论 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相关数据,制定个性

作者:郭萍;张伟;王柏平;郑桦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15 年 28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1 | 下载:0
作者:
郭萍;张伟;王柏平;郑桦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2015 年 28卷 9期
标签:
寰枢椎椎弓根损伤 寰枢关节 椎弓根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计算机辅助外科 CT三维重建 容积重建 多平面重建 Atlantoaxial pedicle injury Atlantoaxial joint Vertebral pedicl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CT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Volume reconstruction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目的 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寰枢椎关节的解剖数据,评价寰枢椎损伤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41例患者中21例寰椎损伤,15例枢椎损伤,5例寰枢椎联合损伤.于螺钉内固定术前行拟固定椎体节段的椎弓根层面薄层CT(64排GE Light speed VCT)扫描,0.625 mm薄层重建后数据传输到GE ADW 4.3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然后传送到PACS诊断工作站,采用内置功能软件测量寰椎后弓以及枢椎峡部的上下径、内外径、上倾角、内倾角及椎弓根长度等数据,评估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确定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置入时最佳进针点、方向、深度.结果 41例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152枚螺钉,均安全有效.手术时间80 ~ 160 min.术中出血量70 ~ 250 ml.无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术后复查CT有3枚枢椎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侧壁进入椎动脉孔中,但无椎动脉损伤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经复查CT证实骨折愈合率及骨融合率均为100%.5例寰椎椎弓根最小高度<5 mm,选择适当下移螺钉及选择直径3.0 mm螺钉置入,效果满意;2例枢椎椎弓根宽度<5 mm,采用特制直径为3.0 mm螺钉,固定效果较好.结论 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相关数据,制定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