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目的 对比腹横肌平面阻滞和骶管阻滞在小儿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 月至2019年9月92例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共46例,接受全麻+经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和骶管阻滞组(共46例,接受全麻+骶管阻滞麻醉).对比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骶管阻滞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术中相关监测指标、术后自控舒芬太尼(基础量基础上追加)消耗量、疼痛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和肠胃道功能恢复情况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出室时间短于骶管阻滞组(P均<0.01);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平均动脉压高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而心率低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在术后6 h内,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术后自控舒芬太尼追加消耗量、FLACC评分均高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但在术后12 h、术后18 h、术后24 h三个时点,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骶管阻滞组的术后自控舒芬太尼消耗量、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导尿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骶管阻滞组(P均<0.01).结论 腹横肌平面

作者:石轩雨;吴小乐;杜冰;王浩;张奉超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1 年 3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作者:
石轩雨;吴小乐;杜冰;王浩;张奉超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2021 年 34卷 1期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骶管阻滞 小儿 全麻 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
目的 对比腹横肌平面阻滞和骶管阻滞在小儿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 月至2019年9月92例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共46例,接受全麻+经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和骶管阻滞组(共46例,接受全麻+骶管阻滞麻醉).对比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骶管阻滞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术中相关监测指标、术后自控舒芬太尼(基础量基础上追加)消耗量、疼痛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和肠胃道功能恢复情况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出室时间短于骶管阻滞组(P均<0.01);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平均动脉压高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而心率低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在术后6 h内,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术后自控舒芬太尼追加消耗量、FLACC评分均高于骶管阻滞组(P均<0.05),但在术后12 h、术后18 h、术后24 h三个时点,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骶管阻滞组的术后自控舒芬太尼消耗量、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的导尿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骶管阻滞组(P均<0.01).结论 腹横肌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