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75

目的 旨在加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行CT、MRI检查肝内胆管细胞癌33例,共51个病灶.观察其CT、MRI表现包括形态和边缘,密度、信号和强化特点,灶周和肝外改变,同时将病理改变与CT、MRI表现相对照.结果 51个病灶中CT和MRI显示形态不规则肿块为35/51,占68.6%,1 6个病变呈结节状,占31.4%.45个病灶有坏死囊变区,占88.2%,22病灶内胆管扩张,占43.1%,22个病灶内见结石,占43.1%.动态增强,于动脉期呈病灶周边带状强化,类似炎症病变充血状改变2 9例,占56.9%.肿瘤本身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内部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与延时期病变持续强化,占100%.腹膜呈带状或线状增厚、肝门脂肪间隙模糊(共9例,占27.2%),腹腔内淋巴结肿大(19例,占57.6%).病理改变主要为癌细胞团及其间见大量结缔组织,由纤维组织、丰富的血管及炎性细胞组成,周围见宽广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认识以上特征与病理改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沛钦;郑晓林;邹玉坚

来源: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年 1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75
作者:
杨沛钦;郑晓林;邹玉坚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年 10卷 3期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CT、MRI表现 病理改变 对照分析
目的 旨在加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行CT、MRI检查肝内胆管细胞癌33例,共51个病灶.观察其CT、MRI表现包括形态和边缘,密度、信号和强化特点,灶周和肝外改变,同时将病理改变与CT、MRI表现相对照.结果 51个病灶中CT和MRI显示形态不规则肿块为35/51,占68.6%,1 6个病变呈结节状,占31.4%.45个病灶有坏死囊变区,占88.2%,22病灶内胆管扩张,占43.1%,22个病灶内见结石,占43.1%.动态增强,于动脉期呈病灶周边带状强化,类似炎症病变充血状改变2 9例,占56.9%.肿瘤本身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内部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与延时期病变持续强化,占100%.腹膜呈带状或线状增厚、肝门脂肪间隙模糊(共9例,占27.2%),腹腔内淋巴结肿大(19例,占57.6%).病理改变主要为癌细胞团及其间见大量结缔组织,由纤维组织、丰富的血管及炎性细胞组成,周围见宽广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认识以上特征与病理改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