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2 | 下载0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方法102例危重型HFM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艾司洛尔组,每组51例患儿。常规治疗组按照HFMD诊疗指南予以常规治疗,艾司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两组患儿均持续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5 d采血检测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NF-κB p65含量。在治疗前和治疗5 d后采血检测血清心肌酶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HR、SBP、RR、NE、TNF-α、IL-6、NF-κB p65、心肌酶、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儿各时间点检测的以上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艾司洛尔组治疗1 d、3 d后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5 d后艾司洛尔组患儿血清心肌酶和NT-pro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应用艾司洛尔能有效地稳定危重型HFMD患儿生命体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清儿茶酚胺浓度,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朱磊;祁伯祥;方代华;齐共健;高坤;胡宝丽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2 | 下载:0
作者:
朱磊;祁伯祥;方代华;齐共健;高坤;胡宝丽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年 19卷 1期
标签:
艾司洛尔 手足口病 儿茶酚胺 心肌损伤 儿童 Esmolol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Catecholamine Myocardial damage Child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方法102例危重型HFM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艾司洛尔组,每组51例患儿。常规治疗组按照HFMD诊疗指南予以常规治疗,艾司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两组患儿均持续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5 d采血检测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NF-κB p65含量。在治疗前和治疗5 d后采血检测血清心肌酶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HR、SBP、RR、NE、TNF-α、IL-6、NF-κB p65、心肌酶、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儿各时间点检测的以上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艾司洛尔组治疗1 d、3 d后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5 d后艾司洛尔组患儿血清心肌酶和NT-pro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应用艾司洛尔能有效地稳定危重型HFMD患儿生命体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清儿茶酚胺浓度,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