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4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 h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 h时,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7 mg/kg,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94 mg/kg;血中砖茶氟高峰出现较NaF早,随时间延长,血氟水平逐渐降低,至24 h时,血中NaF和砖茶氟水平仍然很高,可见在24 h内机体不能将摄入的氟全部排出.两组大鼠各器官不同时间氟水平比较可见,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大多数器官(脾脏除外)中含氟量峰值均出现在灌胃后0.25 h,然后逐渐下降,至24 h,除骨组织外,两组氟在肌肉、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等软组织中也有轻度蓄积作用.结论在高海拔大鼠体内,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砖茶氟在骨组织中水平较高.

作者:刘立志;王丽华;徐春蓓;于光前;付松波;刘运起;石玉霞;宋丽;吴玉;于钧;高彦辉;万桂敏;孙殿军

来源: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年 2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4
作者:
刘立志;王丽华;徐春蓓;于光前;付松波;刘运起;石玉霞;宋丽;吴玉;于钧;高彦辉;万桂敏;孙殿军
来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年 25卷 2期
标签:
茶 氟化物 高海拔 大鼠 代谢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 h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 h时,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7 mg/kg,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94 mg/kg;血中砖茶氟高峰出现较NaF早,随时间延长,血氟水平逐渐降低,至24 h时,血中NaF和砖茶氟水平仍然很高,可见在24 h内机体不能将摄入的氟全部排出.两组大鼠各器官不同时间氟水平比较可见,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大多数器官(脾脏除外)中含氟量峰值均出现在灌胃后0.25 h,然后逐渐下降,至24 h,除骨组织外,两组氟在肌肉、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等软组织中也有轻度蓄积作用.结论在高海拔大鼠体内,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砖茶氟在骨组织中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