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0

[目的]对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 [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家长及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儿童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同时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普通小学部分1~6年级学生,完整填写上述量表及调查表,入选的非ADHD普通儿童共计326例,其中男217例,女109例,分别获取其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信息.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均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种,然后分别对ADHD和非ADHD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非ADHD组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93.3%,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47.3%,非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的比率高于ADHD儿童(x2=122.399,P<0.05):非ADHD组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87.4%,ADHD儿童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33.9%,非ADHD组接受正性的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高于ADHD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68.454,P<0.05),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及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明显低于非ADHD的普通儿童.

作者:梁亚勇;岑超群;杨翠萍;邹小兵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年 2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0
作者:
梁亚勇;岑超群;杨翠萍;邹小兵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年 20卷 7期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家庭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方式 对比 儿童
[目的]对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 [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家长及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儿童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同时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普通小学部分1~6年级学生,完整填写上述量表及调查表,入选的非ADHD普通儿童共计326例,其中男217例,女109例,分别获取其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信息.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均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种,然后分别对ADHD和非ADHD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非ADHD组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93.3%,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47.3%,非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的比率高于ADHD儿童(x2=122.399,P<0.05):非ADHD组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87.4%,ADHD儿童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33.9%,非ADHD组接受正性的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高于ADHD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68.454,P<0.05),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及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明显低于非ADHD的普通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