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152

目的 利用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获得对利奈唑胺(linezolid,Lzd)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菌株,考察其耐药稳定性及用于筛选新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方法 将MTB标准株H37Rv(ATCC27294)在Lzd浓度2倍递增的含药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传代培养,逐步诱导菌株对Lzd耐药,运用微孔板阿尔玛蓝(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法测定部分抗结核药物对体外诱导Lzd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体外诱导获得的Lzd耐药株测序鉴定γplC基因的突变情况.将诱导Lzd耐药菌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培养10代以观察耐药稳定性变化,包括MIC变化和rpl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MTB标准株诱导后得到7株单克隆MTB菌株,其对Lzd的MIC值范围是5.99~18.28 μg/ml,为诱导前(0.25μg/ml)8倍以上,成功获得Lzd耐药株,且对Sutezolid(PNU-100480)同时发生交叉耐药,7株菌株均检测到rplC基因中T460C的突变.体外诱导Lzd耐药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代,MIC值有所下降(范围为4.71~7.47μg/ml),但均稳定在诱导前8倍以上.结论 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可以获得对2种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药物均耐药的MTB耐药菌株;rplC基因突变与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相关;MTB对恶唑烷酮类

作者:胡明豪;王彬;付雷;徐建;陆宇

来源:中国防痨杂志 2017 年 3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152
作者:
胡明豪;王彬;付雷;徐建;陆宇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2017 年 39卷 4期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恶唑烷酮类 体外研究 抗药性,细菌 连续传代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Oxazolidinones In vitro Drug resistance,bacterial Serial passage
目的 利用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获得对利奈唑胺(linezolid,Lzd)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菌株,考察其耐药稳定性及用于筛选新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方法 将MTB标准株H37Rv(ATCC27294)在Lzd浓度2倍递增的含药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传代培养,逐步诱导菌株对Lzd耐药,运用微孔板阿尔玛蓝(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法测定部分抗结核药物对体外诱导Lzd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体外诱导获得的Lzd耐药株测序鉴定γplC基因的突变情况.将诱导Lzd耐药菌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培养10代以观察耐药稳定性变化,包括MIC变化和rpl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MTB标准株诱导后得到7株单克隆MTB菌株,其对Lzd的MIC值范围是5.99~18.28 μg/ml,为诱导前(0.25μg/ml)8倍以上,成功获得Lzd耐药株,且对Sutezolid(PNU-100480)同时发生交叉耐药,7株菌株均检测到rplC基因中T460C的突变.体外诱导Lzd耐药株在无药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代,MIC值有所下降(范围为4.71~7.47μg/ml),但均稳定在诱导前8倍以上.结论 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可以获得对2种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药物均耐药的MTB耐药菌株;rplC基因突变与MTB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相关;MTB对恶唑烷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