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4 | 下载0

目的 掌握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效果,为放射卫生防护与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Z 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对铅衣内、外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5年累计监测放射工作者324名,其中介入人员287人,核医学人员37人.不同级别医院(三甲、三级(未定等)、二甲)工作人员铅衣内人均年剂量当量中位值分别为0.9 mSv、1.14 mSv和0.86 mSv;铅衣外分别为1.96 mSv、5.86 mSv和1.37 mSv.各级医院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级医院工作人员铅衣内、外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调查的324名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年剂量水平,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但铅衣内外、不同级别医院以及不同工种之间个人剂量受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

作者:陈岩;张圆圆;张伟佳;周静;师振祥;刘永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2018 年 2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4 | 下载:0
作者:
陈岩;张圆圆;张伟佳;周静;师振祥;刘永
来源: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年 27卷 1期
标签:
介入放射学 核医学 外照射 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防护
目的 掌握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效果,为放射卫生防护与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Z 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对铅衣内、外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5年累计监测放射工作者324名,其中介入人员287人,核医学人员37人.不同级别医院(三甲、三级(未定等)、二甲)工作人员铅衣内人均年剂量当量中位值分别为0.9 mSv、1.14 mSv和0.86 mSv;铅衣外分别为1.96 mSv、5.86 mSv和1.37 mSv.各级医院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级医院工作人员铅衣内、外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调查的324名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年剂量水平,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但铅衣内外、不同级别医院以及不同工种之间个人剂量受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