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4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由此产生的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北京市1993~2002年608 306例活产儿中933例因新生儿窒息造成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1993年的29.01‰下降到2002年的23.73‰,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993年的1.84‰下降到2002年的1.02‰.农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1.81‰)显著高于城市(1.26‰);低出生体重儿(25.79‰)显著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0.82‰);早产儿(22.51‰)明显高于非早产儿(0.93‰);双(多)胎新生儿(16.53‰)明显高于单胎(1.41‰);产妇无系统保健的新生儿(3.67‰)显著高于产妇有系统保健的新生儿(0.77‰);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7.71‰)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1.14‰).结论:认真做好围产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胎儿监护,积极处理和预防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禾;沈汝(木冈);丁辉;何芳;聂妍;刘凯波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03 年 1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40
作者:
李禾;沈汝(木冈);丁辉;何芳;聂妍;刘凯波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2003 年 18卷 12期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围产儿 死亡率 高危妊娠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由此产生的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北京市1993~2002年608 306例活产儿中933例因新生儿窒息造成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1993年的29.01‰下降到2002年的23.73‰,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993年的1.84‰下降到2002年的1.02‰.农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1.81‰)显著高于城市(1.26‰);低出生体重儿(25.79‰)显著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0.82‰);早产儿(22.51‰)明显高于非早产儿(0.93‰);双(多)胎新生儿(16.53‰)明显高于单胎(1.41‰);产妇无系统保健的新生儿(3.67‰)显著高于产妇有系统保健的新生儿(0.77‰);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7.71‰)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1.14‰).结论:认真做好围产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胎儿监护,积极处理和预防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