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4

目的:研究胎儿电子监护(EFM)对无妊娠合并症早产产时连续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分娩的32~36孕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单纯胎膜早破和原因不明早产169例(研究组)进行产时全程胎儿电子监护, 并与1999年1月~2000年5月分娩的未行EFM的32~36孕周的难免早产18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胎儿窘迫因素手术产率.结果:使用EFM后研究组胎心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研究组胎儿酸中毒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原因的手术产率和羊水粪染率无显著差异.在研究组,监护异常的70例产妇分娩低体重儿和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较99例正常胎监结果组明显升高.结论:产时全程胎儿电子监护是一种对早产行之有效的分娩管理手段,它的使用有利于胎儿早期缺氧的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使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和酸中毒率明显下降.

作者:张海鹰;郭晓辉;徐宏里;陈小荷;杨斌;梁惠萍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06 年 2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4
作者:
张海鹰;郭晓辉;徐宏里;陈小荷;杨斌;梁惠萍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年 21卷 3期
标签:
早产 心分娩力描记法 酸中毒 窒息
目的:研究胎儿电子监护(EFM)对无妊娠合并症早产产时连续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分娩的32~36孕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单纯胎膜早破和原因不明早产169例(研究组)进行产时全程胎儿电子监护, 并与1999年1月~2000年5月分娩的未行EFM的32~36孕周的难免早产18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胎儿窘迫因素手术产率.结果:使用EFM后研究组胎心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研究组胎儿酸中毒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原因的手术产率和羊水粪染率无显著差异.在研究组,监护异常的70例产妇分娩低体重儿和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较99例正常胎监结果组明显升高.结论:产时全程胎儿电子监护是一种对早产行之有效的分娩管理手段,它的使用有利于胎儿早期缺氧的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使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和酸中毒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