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17

目的:探讨婴儿巨核细胞减少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诊治效果与特点.方法:对55例血小板减少婴儿进行血常规、病毒抗体、血小板抗体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等相关检查,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9例给予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结果:病初有感染史30例,病毒抗体阳性14例,支原体(MP)抗体和衣原体抗体阳性共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1例,骨髓19例可见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增多,14例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增多,39例巨核细胞数减少,15例巨核细胞数正常,1例巨核细胞数增多.经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愈38例,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伴巨核细胞数增多者转化为慢性ITP,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婴儿ITP特点是绝大多数可能与直接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有关,血小板抗体阴性,不存在自身免疫紊乱,多数患儿骨髓中幼稚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控制感染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李春怀;陈银波;贾飞勇;梁东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07 年 22卷 2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17
作者:
李春怀;陈银波;贾飞勇;梁东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年 22卷 27期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 巨核细胞 婴儿
目的:探讨婴儿巨核细胞减少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诊治效果与特点.方法:对55例血小板减少婴儿进行血常规、病毒抗体、血小板抗体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等相关检查,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9例给予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结果:病初有感染史30例,病毒抗体阳性14例,支原体(MP)抗体和衣原体抗体阳性共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1例,骨髓19例可见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增多,14例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增多,39例巨核细胞数减少,15例巨核细胞数正常,1例巨核细胞数增多.经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愈38例,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伴巨核细胞数增多者转化为慢性ITP,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婴儿ITP特点是绝大多数可能与直接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有关,血小板抗体阴性,不存在自身免疫紊乱,多数患儿骨髓中幼稚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控制感染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