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9 | 下载40

目的 探讨日常低电压电击后机体电流通路上极向化等病变规律和最佳病理取材部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和对照组,建立左前爪-右后爪路径220V电击大鼠模型,取电极接触处皮肤、四肢血管、神经和周边组织及腹腔大血管,常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结果 电极接触处皮肤基底细胞(skin basal cell, SBC)核明显极向化改变,长/短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01;电流通路上腕和踝部血管及腹主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核的极向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腕和踝部病理改变最明显;周围骨骼肌细胞核的长/短径比值无明显规律性.结论 在电击死中最常见的"手-足通路",腕、踝部血管可能为病理取材的最佳部位.同时,由于腕和踝部距离手脚掌较远,直接接触热源和化学试剂等其他可能引起"极向化"改变的因素机会少,因此,腕和踝部血管及其周边组织的极向化改变更具有电损伤的特异性.

作者:赖小平;于晓军;刘福其;汪家文;吕俊耀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6 年 2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9 | 下载:40
作者:
赖小平;于晓军;刘福其;汪家文;吕俊耀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6 年 21卷 6期
标签:
法医病理学 电击死 电流路径 病理诊断 损伤机制
目的 探讨日常低电压电击后机体电流通路上极向化等病变规律和最佳病理取材部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和对照组,建立左前爪-右后爪路径220V电击大鼠模型,取电极接触处皮肤、四肢血管、神经和周边组织及腹腔大血管,常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结果 电极接触处皮肤基底细胞(skin basal cell, SBC)核明显极向化改变,长/短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01;电流通路上腕和踝部血管及腹主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核的极向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腕和踝部病理改变最明显;周围骨骼肌细胞核的长/短径比值无明显规律性.结论 在电击死中最常见的"手-足通路",腕、踝部血管可能为病理取材的最佳部位.同时,由于腕和踝部距离手脚掌较远,直接接触热源和化学试剂等其他可能引起"极向化"改变的因素机会少,因此,腕和踝部血管及其周边组织的极向化改变更具有电损伤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