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70

Sanger等[1](1977年)发明了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并绘制出第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图谱,标志着第一代测序技术的诞生.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大致是利用双脱氧核苷酸(ddNTP)代替脱氧核苷酸(dNTP)为底物进行DNA合成反应,通过STR的长度来进行测序.随后该技术由人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由平板电泳技术发展为毛细管荧光电泳技术,应用已超过30年.而目前二代测序技术也已发展近10年,该技术聚焦于A、T、C、G4种核苷酸组成的DNA序列,通过检验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来进行基因测序.二代测序技术比一代技术具有高通量的优越性.本文扼要介绍二代测序技术发展状况和工作原理,以供广大法医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孙帅;张庆霞;刘金杰;薛卢艳;唐晖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 年 31卷 z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70
作者:
孙帅;张庆霞;刘金杰;薛卢艳;唐晖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 年 31卷 z1期
标签:
法医物证学 二代测序 高通量 低成本 STR
Sanger等[1](1977年)发明了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并绘制出第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图谱,标志着第一代测序技术的诞生.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大致是利用双脱氧核苷酸(ddNTP)代替脱氧核苷酸(dNTP)为底物进行DNA合成反应,通过STR的长度来进行测序.随后该技术由人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由平板电泳技术发展为毛细管荧光电泳技术,应用已超过30年.而目前二代测序技术也已发展近10年,该技术聚焦于A、T、C、G4种核苷酸组成的DNA序列,通过检验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来进行基因测序.二代测序技术比一代技术具有高通量的优越性.本文扼要介绍二代测序技术发展状况和工作原理,以供广大法医学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