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0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1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的影响,探讨2组间E2/NS1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差异,为HCV/HI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某有偿献血村进行随访,将得到的所有HCV阳性病例255例根据合并HIV感染的情况分成2组,并对其基因分型,然后进行逆转录( RT)-巢式PCR扩增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继而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纯化后测序.结果 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SSCP平均条带数分别为(3.4±0.55)、(2.6±0.55)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2,P =0.049);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HCV E2/NS1包膜区同源性分别为76.7%和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3,P<0.001);2组第一高变区(HVR-1)同源性分别为59.3%和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01);2组第3高变区(HVR-3)同源性分别为71.7%和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3);单纯HCV组中变异性较高的氨基酸位点在HCV/HIV合并感染组中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结论 HIV感染对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主要体现在HVR-1和HVR-3区.

作者:黄璜;李军;张卫东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12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0
作者:
黄璜;李军;张卫东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年 28卷 6期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2/NS1包膜区 基因变异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1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的影响,探讨2组间E2/NS1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差异,为HCV/HI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某有偿献血村进行随访,将得到的所有HCV阳性病例255例根据合并HIV感染的情况分成2组,并对其基因分型,然后进行逆转录( RT)-巢式PCR扩增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继而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纯化后测序.结果 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SSCP平均条带数分别为(3.4±0.55)、(2.6±0.55)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2,P =0.049);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HCV E2/NS1包膜区同源性分别为76.7%和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3,P<0.001);2组第一高变区(HVR-1)同源性分别为59.3%和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01);2组第3高变区(HVR-3)同源性分别为71.7%和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3);单纯HCV组中变异性较高的氨基酸位点在HCV/HIV合并感染组中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结论 HIV感染对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主要体现在HVR-1和HVR-3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