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0

目的 调查2015-2018年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构建安全防控体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5-2018年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构建安全防控体系.结果 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248人次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8.71%;护士血源性暴露发生率10.22%高于医生6.47%,女性9.56%高于男性6.28%,工作年限越长发生率越低,外科为高发科室,2015-2018年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时间段为8:00~12:00(39.11%),其次为13:00~17:00(29.03%),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伤(65.32%),主要发生于注射结束拔针或采血环节(25.40%),手指为主要暴露部位(79.03%),多数未戴手套或眼罩(52.42%);锐器管理不规范为主要暴露原因(52.02%);其次为操作意外(31.45%).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28.63%),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25.00%).结论 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为护士、女性、工作年限短、外科人员;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

作者:刘英;肖明朝;罗松;聂志;周泓羽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21 年 3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0
作者:
刘英;肖明朝;罗松;聂志;周泓羽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年 37卷 1期
标签:
医护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安全防控体系
目的 调查2015-2018年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构建安全防控体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5-2018年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构建安全防控体系.结果 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248人次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8.71%;护士血源性暴露发生率10.22%高于医生6.47%,女性9.56%高于男性6.28%,工作年限越长发生率越低,外科为高发科室,2015-2018年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时间段为8:00~12:00(39.11%),其次为13:00~17:00(29.03%),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伤(65.32%),主要发生于注射结束拔针或采血环节(25.40%),手指为主要暴露部位(79.03%),多数未戴手套或眼罩(52.42%);锐器管理不规范为主要暴露原因(52.02%);其次为操作意外(31.45%).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28.63%),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25.00%).结论 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为护士、女性、工作年限短、外科人员;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