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204

目的:比较老年3部分与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早期随访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8例肱骨近端骨折分2组治疗:AO锁定加压钢板(LCP)组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LCP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5± 1.4)岁;3部分骨折24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4部分骨折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9± 3.5)岁;3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2例,4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4例,肱骨头劈裂型骨折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及术后第2、6、10、16周和6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拍摄X线片.最终随访时应用VAS疼痛评分、ASES(American shouder and elbow surgeon)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UCLA 评分以及SST(simple shoulder test)问卷评估治疗结果.结果:LCP组平均随访29.8个月,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随访28.2个月.VAS疼痛评分:LCP组平均(2.2±1.5)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2.6±1.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LCP组110.2°(81°~130°),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20.2°(89°~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ASES评分:LCP组平均(87.7±2.2)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86.4±4.5)分.Constant-Murley评分:LC

作者:章军辉;狄正林;何志勇;冯建翔;徐荣明

来源:中国骨伤 2010 年 2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204
作者:
章军辉;狄正林;何志勇;冯建翔;徐荣明
来源:
中国骨伤 2010 年 23卷 6期
标签:
肱骨骨折 肩 骨折固定术,内 人工关节 临床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老年3部分与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早期随访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8例肱骨近端骨折分2组治疗:AO锁定加压钢板(LCP)组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LCP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5± 1.4)岁;3部分骨折24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4部分骨折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9± 3.5)岁;3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2例,4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4例,肱骨头劈裂型骨折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及术后第2、6、10、16周和6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拍摄X线片.最终随访时应用VAS疼痛评分、ASES(American shouder and elbow surgeon)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UCLA 评分以及SST(simple shoulder test)问卷评估治疗结果.结果:LCP组平均随访29.8个月,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随访28.2个月.VAS疼痛评分:LCP组平均(2.2±1.5)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2.6±1.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LCP组110.2°(81°~130°),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20.2°(89°~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ASES评分:LCP组平均(87.7±2.2)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86.4±4.5)分.Constant-Murley评分: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