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38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分系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6例下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高处坠落伤40例,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4例.损伤部位:L3 37例,L4 16例,L5 3例.按AO分型:A3.1型17例,A3.2型14例,A3.3型25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40例.按AO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分别选择跨伤椎固定、经伤椎置钉固定、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手术方式.对比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的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结果:56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情况:跨伤椎固定方式融合13例,经伤椎固定方

作者:曾忠友;吴鹏;张建乔;唐宏超;宋永兴;严卫锋;韩建福;金才益

来源:中国骨伤 2014 年 2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2 | 下载:38
作者:
曾忠友;吴鹏;张建乔;唐宏超;宋永兴;严卫锋;韩建福;金才益
来源:
中国骨伤 2014 年 27卷 2期
标签:
腰椎 爆裂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脊柱融合术 Lumbar vertebrae Burst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Spinal fusion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分系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6例下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高处坠落伤40例,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4例.损伤部位:L3 37例,L4 16例,L5 3例.按AO分型:A3.1型17例,A3.2型14例,A3.3型25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40例.按AO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分别选择跨伤椎固定、经伤椎置钉固定、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手术方式.对比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的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结果:56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情况:跨伤椎固定方式融合13例,经伤椎固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