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80

目的: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实际缺损长度、缺损裂隙宽度对修复重建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至2009年治疗的32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其中男30例,女2例;成人30例,年龄18~51岁,平均36岁,儿童2例,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受伤部位:腋动脉4例、肱动脉7例、桡动脉2例、股动脉4例、腘动脉13例和胫后动脉2例。观察分析动脉损伤后缺损裂隙的宽度以及形成原因,对所有病例采取了血管拉伸后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动脉缺损裂隙宽度3~7 cm,平均(4.375±1.2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11例(5.73±0.63) cm,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17例(3.80±0.73) cm,胫后动脉2例(3.25±0.35) cm,桡动脉2例(3.00±0.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缺损间隙宽度大于其他3个部位(P<0.01)。所有患者血管端端吻合成功,血运恢复良好。因肢体感染后期截肢2例。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不伴骨折患者随访至术后2周,伴骨折患者至少随访1年,所有患者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血管缺损裂隙宽度不同于实际血管缺损,而是大于实际血管缺损,对血管缺损长度的错误判断将导致更多的血管移植。绝大多数的血管外伤缺损可以通过血管游离,拉伸延长后直接修复。

作者:祁峰;李杰;祁晓;肖鲁伟

来源:中国骨伤 2014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80
作者:
祁峰;李杰;祁晓;肖鲁伟
来源:
中国骨伤 2014 年 3期
标签:
四肢 动脉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Extremities Arteries Wounds and injuries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目的: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实际缺损长度、缺损裂隙宽度对修复重建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至2009年治疗的32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其中男30例,女2例;成人30例,年龄18~51岁,平均36岁,儿童2例,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受伤部位:腋动脉4例、肱动脉7例、桡动脉2例、股动脉4例、腘动脉13例和胫后动脉2例。观察分析动脉损伤后缺损裂隙的宽度以及形成原因,对所有病例采取了血管拉伸后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动脉缺损裂隙宽度3~7 cm,平均(4.375±1.2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11例(5.73±0.63) cm,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17例(3.80±0.73) cm,胫后动脉2例(3.25±0.35) cm,桡动脉2例(3.00±0.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缺损间隙宽度大于其他3个部位(P<0.01)。所有患者血管端端吻合成功,血运恢复良好。因肢体感染后期截肢2例。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不伴骨折患者随访至术后2周,伴骨折患者至少随访1年,所有患者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血管缺损裂隙宽度不同于实际血管缺损,而是大于实际血管缺损,对血管缺损长度的错误判断将导致更多的血管移植。绝大多数的血管外伤缺损可以通过血管游离,拉伸延长后直接修复。